中央明确宏观调控政策不变
今年经济工作正式定调。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而针对股市、债市、楼市等焦点,会议要求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至此,全年宏观调控方向基本确定,各项配合工作也已箭在弦上。
维持积极财政政策
会议指出,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减税降费,财政收入增速趋于放缓,同时财政支出依然刚性增长,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表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能够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确保对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据了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其中,全年赤字率拟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看来,今年我国拟安排赤字率虽比去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但赤字规模和去年持平,均为2.38万亿元,这充分反映既要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又要坚决防控风险,为今后宏观调控拓展政策空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表的研报则指出,展望未来三年,完成年均经济增速6.5%以上的难度不大,财政政策稳增长的力度应该不会显著加大,而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需要财政政策维持扩张态势。
有分析指出,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和过去那种单纯致力于需求总量扩张的积极财政政策大不相同,必须站在供给侧的角度,站在结构性调整的角度去理解。白景明则表示,今年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并且聚力增效,收支政策主要集中体现在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方面。
货币政策仍为稳健中性
本月央行行长易纲表态“已准备好迎接货币政策收紧”,而后央行又对部分金融机构开展降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信号让“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的议论声一直不减。此次会议再次明确,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吕随启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我国的货币政策目前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从易纲的讲话可以看出,做好货币政策收紧准备是和美联储步调保持一致,显示出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形成一定压力的,但同时我国国内实体经济形势仍较为严峻,出于对稳定实体经济的考虑,既不能大幅度收紧,也不能大幅度放水,所以还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不变。
控制货币闸门也是去杠杆的基础保障。会议重申,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这也延续了上一次于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而“三大攻坚战”中的第一条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也就是把去杠杆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进一步来看,此前存在高杠杆问题的一个突出领域就是金融市场。本次会议指出,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业内人士表示,稍早前获得通过的横跨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新规,其实就是对控总量收货币的具体落实,因为银行表外理财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是货币超发的重要来源。
也因如此,降准很多时候已不再是释放政策宽松的一个强烈信号,央行的资金投放愈发定向化、精准化,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减少在金融体系内的空转。
以从4月25日开始的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为例,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此次降准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因此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不变。央行进行了精准的安排,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央行或将运用差别化降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双创”、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房地产调控不放松
针对关注度居高不下的房地产市场,此次会议特意在强调必须推进健康发展的几个市场中,加入了楼市,并要求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
会议召开同日,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副司长陈伟在公开场合透露,去年住建部继续对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严查态势,在16个热点城市共查处了65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2295家中介机构。当年9月,住建部还会同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违规提供“首付贷”等购房融资,严禁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资金挪用于购房,严厉打击“首付贷”、“消费贷”等违规融资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两会至今,已经有包括大连、昆明、杭州、长沙、武汉、深圳、西安、广州、成都、南京在内的10多个城市发布了楼市调控新政策,新政出台之密集让人目不暇接。在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总监白彦军看来,新近一轮楼市调控政策是此前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不少未出台限制性政策的地区开始加入调控行列,如大连、阜阳阜南县等,与此同时,已出台住房限制性政策的城市则对现行政策进行深化,如海南全岛升级最严调控,深圳“三价合一”,杭州、西安实施摇号买房政策。
“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围绕房地产的热点话题主要是房地产调控去杠杆、推动租赁市场和房地产税制定”,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整体来看,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具体表现为一二线热门城市虚火相对抑制,三四线非调控热点城市楼市依然保持“高温”,据此分析,今年房地产调控将保持高压,包括在热点城市继续加大力度调控。
相关阅读
- 增值税税率下调货运降价 铁总能否夺回市场
- 美考虑对进口钢铝实施配额 获关税豁免国家
- 我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高位运行
- 变革交通生态系统,看禾多科技如何赋能共享出
- 27省份已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
- “互联网+”时代下的钢圈网
- 钢圈网:钢铁行业融资寄售模式领路人
- 宝钢股份一季度净利增长三成
- 一季度粗钢产量创新高 中钢协预警:企业不要
- 银保监会将推出对外开放实质性举措
- 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新规发布
- 财政部发文严管PPP 173个示范项目被处置
-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格局持续
- 一季度工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稳中向好格
- 钢圈网:行业的库存极速下降,大量的供不应求导
- 钢圈网:你所需要知道的关于轨道交通的事
- 聚焦培育新动能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
- 远光软件发布2017年年报:净利润喜增31% 核心
- 财政部: 一季度国企利润总额7110.4亿 同比增
- 市场各方全力备战铁矿石期货国际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