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

缓解财富保值焦虑症 国人资产配置观念急需革新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柯

当下的转型时代,社会正陷入对“财富”的普遍焦虑。

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内地的整体家庭财富缩水了6800亿美元,为23.393万亿美元,同比去年下降了2.8%;而成年人平均财富为2.286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同比下降了3.7%。

如何摆脱现状,实现财富保值?为解答这一时代新命题,近日,由凤凰国际智库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德必WE协办的中国财富管理国际化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院举办。

本次论坛以“保值与创富:打赢财富管理保卫战”为主题,多位具有领先行业经验与理论知识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应该如何在变革中成长,为全球财富管理“指路”。

“保值和增长,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财富本身要做的事,最核心之处在于,财富保值和增长要与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保持最可信赖最有必要,但是也最为冷静的关系。” 从宏观视角出发,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主旨演讲中谈及未来35年,金融机构走出去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他指出,金融机构走出去仍有诸多空间,最大的空间在于国家和国家在金融机构方面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应该有政府足够的支持。“比如征信合作,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他说。“‘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最大问题,应当是风险管理紧紧跟上的问题,因此提出‘企业走出去’,必须以银行走出去为前提。只有这样,金融合作才有未来。”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程劲松表示,在财富管理的思想观念上,中国人需要转型。“中国权益市场主要以个人主导为主。如何从个人的财富管理走向机构财富管理,是需要思考的。”

面对各类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频频爆发的理财骗局的阴云也挥之不去。“(‘一行三会’)的监管要做的是‘穿透’,要打破你的层层嵌套,看清楚投资人的投资是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还是政府平台、基础设施还是P2P?另外,也要看清真正的投资人是谁。”程劲松说。(裴晨汐)

中国前沿新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前沿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