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

百度张旭阳:人工智能垂直赋能大资管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以年

6月4日,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百度副总裁、前光大银行资管总张旭阳出席“大资管时代的创新与监督”分论坛,并在会上发表了演讲。

张旭阳提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互联网金融P2P可以向PSP转变,即通过信托,把架构进行风险隔离。百度已经在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包括交易执行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效能。例如百度已经在用机器读研报,通过机器人的图象识别、自然语义理解和算法进而归纳出当天的投行报告中的主题词,辨别当前的市场热点和情况变化。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跟踪基础资产流转过程,从而改变资产管理行业的底层架构。

张旭阳指出,在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会成为金融科技在场景革命之后,新的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术。

以下为张旭阳演讲要点:

在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会成为我们所谓金融科技在场景革命之后,新的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术。同时,我们可以在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包括交易执行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效能。当然,更关键的:这些技术在改变我们的清算、核算和风险控制。但技术只是提高了我们的效能,但不应该改变我们金融的本质。资产管理行业的本质是一个风险、收益过手的信托责任。如何能够无风险兑付,是我们资管行业能够持续稳健发展的一个前提。

我们老说大资管,但实际上这里有刚性资产存在,真正的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比例是很小的。金融的核心对我们来说是风险资产的形成、定价和处置。银行为主导的金融融资体系,风险是被银行管理的。所以,我们的监管和立法都会强调银行的杠杆率、能力,包括它的放贷边界,怎么去保护存款人。

而在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融资体系当中,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专业机构的分散来加以解决的。我们通过一个投资银行,把一个不可变现、不可流转的技术资产变成一个可交易、可估值的标准化资产,通过资管机构把单一风险变成一个组合风险,再通过包括像唐总这样的机构,把一个组合风险变成一个跟投资者风险偏好和生产周期相适合的资产配置风险,从而使一个基础资产风险在全社会加以分散、流转,并且使投资者能够获得与风险相适应的收益,这是我们的风险加以处置的根本流程。

如何使得我们的风险和收益平衡,就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个前提。也就是说风险合理、风险可计量、风险可承受,这也恰恰对应了我们公募基金的三个强制,强制托管,以净值为核心的强制信息披露,以及强制的组合投资。

今天明晰各类投资计划的实体地位,从募集方式、产品投向,确定投资的保护程度,包括强调资管管理人的净值和善于管理人原则,以及公允交易、信息披露与适度销售等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同样我们也会看到,在基础进步上,监管也会有新的思路。

第一,基于互联网3.0时代的新技术群,包括刚才提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可以为监管的实时、同步、穿透、可塑和自控提供支持。

第二,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投资者适合度应该有新的视角。现在很多投资者适合度简单以一个门槛几百万表明是高尖客户,可以投资某些产品。但是我们看到过去中国三十年,财富在不断积累的同时,贫富差距也不断在拉大。资产配置也好,财富管理业务服务也好,需要重新审视一些投资者的门槛和条件。因为在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有更好的维度为投资者进行画像和用户识别。

第三,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互联网金融P2P可以向PSP去转变,这个S第一指的是SPV,通过信托,把架构进行风险隔离。还有专家能力,在普惠阶段,专家能力需要提升,从原来P2P到把融资人的资产通过财富管理的形式、组合管理进而销售给投资人,而不仅仅只是P2P的架构,我相信这样既能达到连通、投资和融资,达到普惠,也能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中国前沿新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前沿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