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董事长张志刚:银行在债转股中的跟踪研究显不足
6月4日,在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信达证券董事长张志刚对本轮债转股业务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上一轮的债转股主要是报表重组,而本轮的债转股应该是价值重构的过程。
7000亿多为明股实贷
张志刚表示,“信达证券作为建行转股的财务顾问,参与了整个过程,陆陆续续还要参加其他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的债转股的业务。债转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企业的选择。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转股,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是不是有市场?整个经营状况是否相对良好?二是,考虑转股的债券到底是正常贷款还是不良贷款。这两个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的推进和深入程度。
从目前规模7000亿涉及20多家企业的债转股情况来看,多数转股是名股实贷,签协议转的是股,但是通常约定回购条款。这意味着5年、7年企业或者是企业的股东、地方国资还要把这块股权买回去。
对于银行来说,做出这样的安排可能出于流动性的考虑,因为它不可能长期持有。另外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银行能够介入的程度也不高。所以通常是名股实贷。
另一方面来看,从企业端确实是解决了当前负债率过高的问题,7000亿的转股所对应的20多家大型企业平均负债率大概是76%,还有一些隐性的负债没有考虑进来。
银行研究跟踪力度不足
跟上一轮转股来看,现在的情况应该说更为严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债转股的过程中,企业的过剩产能是不是真的能够剥离和处置?张志刚表示,首先在价值形态上做一些重估,如果能重估下来,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如果不能重估,还像第一次一样,恐怕转股的效果就有待观察了。
第二,上一轮债转股过程当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真正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当时规定就是阶段性持股,虽然信达证券也参加董事会,但是重大事情基本还是地方国资说了算。这次转股当中,转成股权之后,银行的持股公司是不是真能发挥股东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银行对于整个产业界的研究和跟踪目前来看是不足的。
另一方面,银行也没有配备负责提供真实增值服务的董事监事,这样的话对于股权的后续增值应该说还是很难起到提升的作用。
需警惕故意违约风险
这两方面原因,使得转股工作现在是停停走走。但是现在来看,不光是工农中建交这样的大行,连一些股份制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也还在推进工作。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在微观角度还有一些负面作用。
第一,由于有债转股的政策,大家有这样的预期,可能会产生一些债券发行人故意违约来逼迫你转股,这样的话对金融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大家如果仔细观察来看,近两年国有企业的债务违约率应该是直线上升。而且这个违约从长期负债到流动性短期负债,一年期负债的违约也在上升。
第二,银行选择转股当中,到底是选正常贷款转股,还是选不良贷款转股?这其实也涉及到相关的权衡和一些道德的风险。这两者解决不好的话,可能债转股政策的推行会大打折扣。(王莹)
相关阅读
- 中国区优秀投行君鼎奖出炉 北京银行连获三
- 余额宝结束每日“半小时”秒抢 博时、中欧
- 在沪信用卡专营机构贷款余额增长33%
- 佳兆业入驻董事会 ST生化提速发展迎来新时
- 7个亿天价罚单之后,广发银行2017年业绩如何?
- 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在哪里?资本看好六大领
- 重庆农商行一季度净利增逾5%资产负债双双缩
- 江阴银行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
- 交行一季度净利增长近4%,拟发行600亿可转债
- 无锡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均实现12%以
- 杭州银行交出上市后最亮眼成绩单:三大板块变
- 江阴银行苏州分行开业
- 重庆银行一季度净利微增
- 工行三大举措打造智慧银行 谨慎看待人工智
- 险企年报:渤海人寿业绩频现起伏 众诚财险持
- 泸州市商业银行去年净利增逾14% 赴港IPO工
- 余额宝一季度规模增速创同比新低
- 宁波银行董事辞职 原为股东杉杉股份高管
- “中国数字银行·2018西安分论坛”召开
- 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中国码商” 正在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