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养老保险成本指数问世 有望提高养老资产投资效率
随着养老生活成本日益上涨,养老资产投资运用效率和质量都亟待提高。在此背景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资协”)酝酿用系统性、权威性指标来揭开如何养老的神秘面纱。昨日,国内首个衡量老年人综合生活成本的指数——中资协-生命资产中国养老成本指数(以下简称ISLCI)正式出炉。
分析人士表示,该指数不仅可以满足公众跟踪观察养老成本变化的需求,中长期来看,还有利于提高养老资产投资运作体系的效率和质量。
从中资协发布的指数来看,以2016年12月3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点。从去年底至今年6月,ISLCI处于先上涨再下跌的状态,在2017年6月底报98.91点。2017年6月,ISLCI环比下跌0.59%,同比上涨0.49%,较基期下跌了1.09%。
对此,中资协解释,2017年1月,受春节因素的影响,春运及旅游人数增加,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致使ISLCI有较大涨幅。2月之后,虽然居住成本小幅上涨,医疗保健成本涨幅较快,但是主要受食品价格季节性下跌的影响,ISLCI呈现下跌走势。
“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3.7亿。”在解答为何酝酿出炉ISLCI的问题时,生命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辉表示,与此同时,国家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7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凸显了国家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视和寄予的新希望,商业养老保险将是未来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指数的出炉,有利于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创新,激发居民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
那么,ISLCI发布意义何在?对此,中资协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该指数的发布可以满足公众跟踪观察养老成本变化的需求,为广大公众积累养老金提供参考,还可被用作养老金投资产品的绝对收益基准,引导投资产品在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上围绕长期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组合管理。
曹德云表示,未来中资协-生命资产中国养老成本指数将通过长效跟踪机制,为政府提供更多养老信息及政策参考,并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引擎等现代科技手段,获得更加全面的统计数据,建立起适应不同养老需求的分项养老成本指数体系。
相关阅读
- 中国区优秀投行君鼎奖出炉 北京银行连获三
- 余额宝结束每日“半小时”秒抢 博时、中欧
- 在沪信用卡专营机构贷款余额增长33%
- 佳兆业入驻董事会 ST生化提速发展迎来新时
- 7个亿天价罚单之后,广发银行2017年业绩如何?
- 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在哪里?资本看好六大领
- 重庆农商行一季度净利增逾5%资产负债双双缩
- 江阴银行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
- 交行一季度净利增长近4%,拟发行600亿可转债
- 无锡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均实现12%以
- 杭州银行交出上市后最亮眼成绩单:三大板块变
- 江阴银行苏州分行开业
- 重庆银行一季度净利微增
- 工行三大举措打造智慧银行 谨慎看待人工智
- 险企年报:渤海人寿业绩频现起伏 众诚财险持
- 泸州市商业银行去年净利增逾14% 赴港IPO工
- 余额宝一季度规模增速创同比新低
- 宁波银行董事辞职 原为股东杉杉股份高管
- “中国数字银行·2018西安分论坛”召开
- 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中国码商” 正在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