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

华夏银行金融科技转型之路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静云

8月17日,第124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华夏银行副行长关文杰以“智慧金融、数字华夏——华夏银行金融科技转型之路”为主题,介绍了该行实践金融科技转型、打造智慧金融与数字华夏的经验成效及未来构想等情况,一同参与本次发布会的还有华夏银行首席信息官王汉明、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窦云红等。

2016年年报显示,各家银行纷纷布局金融科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人工智能,Fintech时代已全面来临。

牢抓金融科技

一直以来,银行业都是新技术应用的实践先锋,银行业务与新技术相伴相生、互相促进。而“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更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生态”。从产品、服务、流程、业务模式,再到整个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提供方式,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都在“金融科技”推动下,经历全流程革新。

华夏银行从顶层设计出发,积极推进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调整组织机制,加强人才与技术储备,促生内部合力,提升创新引领能力,有力驱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发展;二是调整业务思路,以互联网思维重塑业务架构,抓客群拓展、抓平台建设,以数据驱动产品和服务创新;三是调整技术架构,构建高可用、易扩展、低成本的分布式系统,推进混合架构模式应用,努力实现信息科技支撑的安全高效、开放融合与自主掌控。

据了解,目前,华夏银行已经构建了44个数据运用和管理分析类系统,支持对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分析加工,这些数据已应用于精准营销、产品创新、风险防控等多个领域。

牵手BATJ让金融科技更深入

华夏银行从“单兵作战”到“多方联合”,与BATJ等科技公司从“竞争”到“合作”。

发布会上,被问及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竞合关系时,华夏银行首席信息官王汉明表示,这是商业银行实现自我转型、寻找业务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市场环境逐渐规范的大背景下,以BATJ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借助银行自身丰富的业务模式、风控经验和资本优势,为其解决因监管约束而出现的发展空间收窄困境。

从银行的角度而言,则需要借助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解决开发迭代缓慢、获客能力弱、运营成本高等转型难题。一方面,银行可以依托BATJ的大数据优势和生态场景,强化客户下沉和长尾客户服务能力,提升资金流转、客户交叉引流等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基于BATJ在数据模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的科技能力,重塑系统开发、产品优化、客户营销等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形成个性化、智能化的客户体验。

王汉明表示,未来,华夏银行与腾讯、京东等金融科技公司开展的业务合作,将主要围绕技术合作、产品合作、营销合作三类展开。

金融科技下半程将“双轮驱动”

发布会上,华夏银行介绍了该行在金融科技转型方面的未来构想。关文杰表示,未来,华夏银行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采取“双轮驱动”的业务策略,“聚焦重点”的技术策略,“开放合作”的融合策略,构建华夏银行“智能服务”竞争优势。

具体来看,一是华夏银行将以互联网思维“逆向评估”的方法,提升客户体验、降低作业成本,重点构建获客服务平台、内外连接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深耕细分市场;二是集中资源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对成熟、业务影响面大的技术,积极跟踪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等热点新兴技术,做好数字运营和技术储备,支持服务创新;三是持续加强对外合作,深化生态嵌入,与金融科技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共生关系,事半功倍地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前沿新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前沿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