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公布A股纳入时间表 沪深港通活跃度大增
继今年6月美国明晟公司(MSCI)决定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ACWI全球指数”后,10月24日A股进阶MSCI指数体系时间表的推出,意味着相关工作迎来实质性进展。
首先,MSCI发布了“中国A股纳入指数”,该指数主要动态反映在“新兴市场指数”中A股成份股的走势变化。
除了发布“中国A股纳入指数”外,根据时间安排,2017年12月1日MSCI将对“中国A股国际大型股指数”进行更名,改为“中国A股大型股指数”;基于离岸人民币汇率(CNH),使用A股中的互联互通渠道计算“MSCI中国临时指数”。
2018年3月1日,“MSCI中国A股指数”将更名为“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此外,MSCI还将发布新的“中国A股指数”,追踪的个股将限定在沪股通和深股通范围之内。
2018年6月1日,按照2.5%的纳入比例将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2018年9月3日,将A股的纳入比例提高到5%。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QFII、RQFII已经运行多年,互联互通机制也让更多海外投资者可以投资A股,但综合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加入MSCI指数体系有望加速A股国际化进程,进而对市场投资者结构、交易风格、产品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王汉锋看来,自8月份MSCIA股成份股调整完成后,潜在A股纳入标的从初始的222只扩大至236只。结合更新后的纳入名单和MSCI公布的全球跟踪相关指数的资产规模,静态估算2018年将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约15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事实上,国庆长假后互联互通双向资金流动已有所扩大:北向日均流入16亿元,高于年初至今平均的9亿元;南向日均流入17亿港币,高于年初至今平均的11亿港币。特别是国庆节后一周北向净流入139亿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单周第六高。
野村证券亚洲销售主管表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A股的兴趣已大大增加,申请开通沪股通、深股通账户的投资者数量逐月成几何倍数增长,市场上活跃投资者的数量也大幅增加。沪港通和深港通年成交总量增长逾70%。
从投资标的来看,金融和食品饮料一直是QFII的前两大重仓板块,占比分别为36%和17%。同时,它们也是沪深港通北向投资者最青睐的板块,两者一共占北上资金总持仓的36%以上。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分析师高挺表示,海外投资者普遍青睐消费品行业。“在与海外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看好消费品行业中具有竞争力和独特性的行业龙头。他们会一直把消费股当作核心持仓,并在战略上继续超配消费板块。”
相关阅读
- 3月末外储规模31428亿美元 市场继续供求平
- 2018钢铁煤炭行情继续 买卖双方“共谋”
- 久泰能源内蒙古公司启动IPO上市
- 地方债置换洪峰已过新增量待启动 一季度发
- 中财委首次会议强调:地方政府和国企要尽快降
- 充电桩招标数量创历史新高 近3亿元大单抢筹
- 中国海油:2017年实现收入5505亿上缴利税费95
- 浅层地热能开发将迎巨大发展机遇
- 中国宝武集团转让杭钢股份20%股权
- 矿业巨头对中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持观望态度
- 外汇局:2017年末我国负债率为14% 外债风险总
- 中海油2017年净利增长37.3倍 渤海油田勘探
- 国有五大行去年日赚26亿 不良率6年来首次集
- 外汇局:2017年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9977亿
- 中石化油服2017年巨亏105.8亿元 负债率高达
- 山东钢铁停牌拟收购钢铁资产
- 中国金融市场再迎里程碑 原油期货上市释四
- 中石化去年净利增一成 上游板块仍未走出亏
- 中国原油期货首日交易开门红
- 原油期货今日正式交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