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3月CPI数据:涨幅“3时代”地区大幅减少
核心提示: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9个地区3月份CPI同比涨幅较2月份出现回落,CPI涨幅处于“3时代”的地区数量大幅减少。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9个地区3月份CPI同比涨幅较2月份出现回落,CPI涨幅处于“3时代”的地区数量大幅减少。
图为各地2018年3月份CPI同比涨幅
29省份3月份CPI涨幅回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月大幅回落0.8个百分点。
在地方层面,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除了甘肃和西藏3月份CPI同比涨幅与2月份持平外,其余29个地区的3月份CPI同比涨幅较2月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分析,春节过后,“节日效应”消退,需求回落,同时,随着天气转暖,农产品供应充足,油价也有所下调,这是造成3月份CPI同比涨幅收窄的主要原因。
3月份仅两地CPI涨幅超3%
梳理各地物价涨幅可见,海南3月份CPI同比涨幅为3.3%,为全国最高。3月份CPI同比涨幅最低的为云南,涨幅仅为1%。
同全国水平相比,海南、辽宁、青海、甘肃、河北、北京、河南、广西、黑龙江、新疆、浙江、山东、广东、陕西这14个地区的3月份CPI同比涨幅超过了全国涨幅。
不过,随着多数地区物价涨幅的收窄,CPI涨幅处于“3时代”的地区数量大幅减少。数据显示,2月份11个省份CPI同比涨幅超过了3%,而3月份减少到只有两个省份,即海南和辽宁。
预计未来物价将保持温和上涨
对于未来物价的走势,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日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市场价格预期保持稳定,各方面普遍预计,全年CPI将保持温和上涨,PPI涨幅将有所回落,价格总水平将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预计,尽管受当前国外经济环境变化、国内供需关系调整的影响,价格运行会出现一些波动,但近一个时期价格保持总体平稳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也是有充足供给保障的。
据商务部监测,4月9日至15日,食用农产品价格运行平稳,肉类批发价格总体下跌,猪肉、羊肉分别比前一周下降1.4%和0.5%,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39元,比前一周上涨1.9%。
相关阅读
- 增值税税率下调货运降价 铁总能否夺回市场
- 美考虑对进口钢铝实施配额 获关税豁免国家
- 我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高位运行
- 变革交通生态系统,看禾多科技如何赋能共享出
- 27省份已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
- “互联网+”时代下的钢圈网
- 钢圈网:钢铁行业融资寄售模式领路人
- 宝钢股份一季度净利增长三成
- 一季度粗钢产量创新高 中钢协预警:企业不要
- 银保监会将推出对外开放实质性举措
- 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新规发布
- 财政部发文严管PPP 173个示范项目被处置
-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格局持续
- 一季度工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稳中向好格
- 钢圈网:行业的库存极速下降,大量的供不应求导
- 钢圈网:你所需要知道的关于轨道交通的事
- 聚焦培育新动能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
- 远光软件发布2017年年报:净利润喜增31% 核心
- 财政部: 一季度国企利润总额7110.4亿 同比增
- 市场各方全力备战铁矿石期货国际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