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

“双院联动践初心,械材赋能拓职路”实践团走进日出东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心得(二)

来源:中国前沿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成

实践团惠同学

7月30日,我随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团走进日出东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场沉浸式的实践之旅,让我对储能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

踏入储能电池生产车间,自动化产线的高速运转震撼了我。机械臂精准地完成每一道工序,从零部件组装到成品检测,整个流程井然有序。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像一把钥匙,层层揭开了储能电池制造的奥秘,让我这个机械专业的学生,真切感受到书本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落地。

智能调度中心的大屏上,跳动的电站运行数据格外醒目。那些实时刷新的数字,不再是课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是储能系统在不同场景中灵活应用的直观体现。从城市电网调峰到偏远地区供电,储能技术正以多样的形式融入生活,这让我对行业的实用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研发展厅里的前沿成果更令人振奋。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展品,仿佛在诉说着储能领域日新月异的创新活力。原来,课本里提到的新能源技术,早已在企业的实验室里生根发芽,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座谈会上,企业领导分享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文化理念,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清洁世界”的使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在乡村储能项目推广中的实际行动。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让我明白科技创新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扎根实际需求。

交流环节,我忍不住提出了关于职业岗位需求的疑问。领导的耐心解答,让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原来,储能行业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跨界融合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实践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储能行业的广阔前景,也让我意识到自身专业与新能源产业的紧密联系。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在学习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期待有一天能以专业所长,为绿色能源事业添砖加瓦。

实践团陶同学

近日,我有幸随实践团参观了日出东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储能技术的前沿应用与企业发展成果,收获颇丰。

参观过程中,企业先进的储能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线令人印象深刻。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锂电池储能、光储一体化等核心技术,展现了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深耕与突破。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

公司以“清洁能源改变世界”为愿景,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研发与生产全流程。通过储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的实践,让我认识到企业不仅是盈利主体,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此次参观让我对新能源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也意识到跨学科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关注科技发展趋势,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为绿色未来贡献力量。

此行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坚定了我投身科技创新与环保事业的信念。感谢日出东方储能科技的热情接待,期待未来能在新能源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解同学

7月30日,作为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团的一员,我有幸走进日出东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近距离感受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技术创新。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对新能源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储能电池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完成每一道工序,让我深刻体会到智能制造的高效与精密。通过详细的讲解,我了解到储能电池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制造工艺,也对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随后,我们来到智能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刷新的电站运行数据让我惊叹不已。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储能系统在电网调峰、应急供电等多场景的应用,让我明白储能技术不仅是能源存储的载体,更是智能能源管理的重要一环。

在研发展厅,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前沿科技成果让我大开眼界。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并分享了当前储能领域的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我意识到,新能源行业正处在快速迭代的阶段,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抢占技术制高点。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夯实专业基础、关注行业动态的决心。

参观结束后,我们与企业领导进行了深入座谈。他们分享了企业在乡村储能项目中的实践经验,也谈到了对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跨学科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这让我反思: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如何在新能源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许,将机械设计与储能系统结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这次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储能行业的广阔前景。它不仅关乎能源转型,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当主动拥抱这一变革,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结合,在新能源浪潮中寻找自己的舞台。

未来,我会更关注储能技术的发展,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努力成长为一名兼具工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绿色能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前沿新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前沿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