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

俞君英的个人资料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初之

俞君英

俞君英出生于浙江诸暨,1997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生物博士学位。2003年,俞君英博士毕业后加盟汤姆森实验室做研究助理,师从首次成功分离人类干细胞的著名生物学家汤姆森(JamesThomson)教授。

俞君英的个人资料

2007年11月成功以非克隆技术培养出人类干细胞而轰动世界。

履历

在中国留学生圈中,生物学一直被认为枯燥辛苦、前途暗淡,但俞君英对此情有独钟。因为她感觉生物学不仅对人类意义重大,而且她本人也从中获得快乐,每次得到成果,她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和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北京时间今晨(2007.11.20)分别发表论文,宣布成功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其中在美国带领研究的是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中国科学家。

学界评价这一突破为生物科学的“里程碑”,同时可能意味着风靡一时的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退出舞台。

和俞君英共享荣誉的,还有同时发表论文的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博士。俞君英说,去年6月得知山中伸弥的团队成功利用实验鼠皮肤细胞改组成干细胞后,她感到竞争压力增大了。特别在实验的最后阶段,筛选下来的可用基因越来越少,她甚至有点“害怕”。因为这些用于改组皮肤细胞的基因同行们都相当熟悉了,很可能别的实验室抢先一步,那么她数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俞君英感到自己很幸运,她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筛选出一组4个基因,并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改组成干细胞。

为何《科学》和《细胞》两份期刊选择在同一天发表他们的论文?俞君英也不明白。因为双方提交论文的时间很接近,她猜测这可能是协商的结果。虽然她比日本科学家早,但评审的过程较长。谦虚的俞君英说,这也有好处,进一步说明她的结果是可靠的。

成果终于发表了,是不是可以休整一下了?俞君英的回答是否定的。她说实验的成功只是再生医学的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眼下她的目标是使新的干细胞改良到与胚胎干细胞完全一致的程度。有科学家担心俞君英和日本科学家的方法破坏了DNA的结构,并使用病毒作为引入基因的载体,由此可能引发细胞癌变。俞君英依据以往的实验经验,表示有信心通过改良基因导入方法等手段,使新的干细胞达到与胚胎细胞完全一致的水平,事实上目前的差异极其微小。

俞君英说:她未来的方向是通过干细胞分化出人体器官细胞,然后通过细胞移植用于治疗心肌损坏等器官损伤类疾病。如果成功,那将是医学史上的一大突破。不过,器官细胞培养以及移植后能否起作用等问题,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

科研成果

皮肤细胞变“万能”

中国前沿新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前沿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