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不顺,三起三落,比起与之情谊笃深、生性豪爽的终生好友元稹以及与之同年生人但仕途较为顺利畅达的刘禹锡,自然更多人生忧患和心理抑郁悲苦,以致年方40就发白齿落,未老先衰。但其最后[详细]
2016-11-02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虽因政治原因只活了40岁(为司马昭政权所杀),但他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在中国养生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嵇康探寻:嵇康的《养生论》与[详细]
2016-11-02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于2010年7月30日6时许在上海逝世。年逾九旬的中科院院士钱伟长,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式的老人。钱伟长教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详细]
2016-11-02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1918年生于天津,2012年5月31日去世,享年95岁。关于养生之道,周老自有其特殊之处。周汝昌周汝昌:红学大儒的五条养生经1、情趣高雅,爱好广泛。周老酷爱京剧、曲艺、民族乐器,最爱听[详细]
2016-11-01
刘海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1896年3月出生于江苏常州,1994年8月去世,享年99岁。对于养生之道,他生前曾自豪地说:“说起长寿,我没什么秘诀。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得’字:放得下,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详细]
2016-11-01
俞平伯是当代著名的红学专家,生于1900年,卒于1990年。他一生历经坎坷,最终以91岁高龄辞世,这得益于他非同寻常的人生态度和别样的“养生之道”。俞平伯揭秘:俞平伯别样的“养生之道” 俞平伯先生写过[详细]
2016-11-01
从《鬼谷子》一书的内容来看,鬼谷养生的主要观点是精神与物质并用,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鬼谷子》一书有《本经阴符七术》,其中有“盛神”、“实意”、“养志”之说,在《持枢》和托名鬼谷子的《[详细]
2016-11-01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的名句。2005年2月5日,诗坛巨匠臧克家病逝,作为一位世纪老人,享年99岁的臧克家不仅是个大诗人,而且十分懂得养生之道。臧克家走进臧克[详细]
2016-10-31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老子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养生之道的学术渊源之一,他的养生理论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老子老子的十六字养生经 对后世影响[详细]
2016-10-31
养生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而选择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全在于你。学习一下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好习惯。古代养生老祖宗传下的养生宝贝 足够我们受用一生!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冷水洗脸,美容保[详细]
2016-10-31
国医大师李辅仁说,随时随地坚持运动,不抽烟不喝酒,勤动脑勤动手,是他养生的主要心得;把中医药事业的接力棒传给后人,也是支持他战胜疾病,战胜自我的重要精神支柱。国医大师李辅仁国医大师李辅仁养生经:勤[详细]
2016-10-29
程莘农说,平素饮食不要过于单一,不要过于偏好,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多种食物混而食之,这样才能营养均衡,补精益气,为脾胃提供充足的能量来源。国医大师程莘农(右)国医大师程莘农的饮食养生经:专心用餐[详细]
2016-10-29
古琴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相传为伏羲所造。抚琴除了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之外,还具有祛除病痛,使人健康长寿的功效。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文采风流,在琴、棋、书、文、酒“五友”中尤其对古琴情[详细]
2016-10-29
彭祖的传说虽然充满了浪漫的神话色彩,但是从古代的各种典籍来看,历史上的确存在过这样一位善于养生,寿命大大长于一般人的彭祖,并且历史上也的确有过一部《彭祖养生经》。虽然这部经文早已失传,但是我[详细]
2016-10-28
无论是年轻,还是在老年的时候,周恩来始终给人一种精力充沛的形象,似乎从不困倦。尽管他可能是天下睡眠和休息得最少的人,但依然精神抖擞地走过了78个春秋。周恩来饮食简单保持良好身形很多人佩服周恩[详细]
2016-10-28
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