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国医节 让我们用诗词颂扬中医
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与中药有关的诗颇多。它们有的写中药的产地;有的写中药的味道功效;有的借中药喻人,抒发内心的情感,生动传神……
中药
这些“中药诗”耐人寻味,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丰富多彩的内涵,令人拍案叫绝。
《商州于中丞留吃枳壳》--唐代朱庆余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若叫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宋史·地理志》
赵宋时,商州贡物有二,一是麝香,二是枳壳。
枳壳是中药,味酸苦,陕西商州的枳壳极佳。《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商州每年进贡枳壳三十斤。枳壳是理气药,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体虚者及孕妇慎服。
王维
宴罢客何去?出征行万里。难见熟人面,酸甜苦辣咸。百年紫貂裘,黑夜途不迷。
青藤缠古树,艳阳牡丹妹。八月花吐蕊,蝴蝶穿花飞。
著名诗人王维患病,外出买药,见药店里执药的是一位端庄秀丽的姑娘,便写了这首中药诗让她抓药。姑娘很快抓好了十味中药:当归、远志、生地、五味子、陈皮、熟地、寄生、芍药、桂枝、香附。王维遇到了知音,欣喜万分。
古诗词
《集药名次韵》--北宋洪皓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北宋礼部尚书洪皓《集药名次韵》中的诗句,有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没药、白头翁等六味中药入诗。洪皓出使金时被扣,九年了,洪皓多么思念祖国和家中的亲人啊!
--朱丹溪
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牵牛郎于芍药亭畔,就牡丹花下一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顺,择八月兰开日成婚,
设芙蓉帐,结并蒂莲,合欢久之,成大腹皮矣,生大力子,有远志,持大戟,平木贼,诛草寇,破刘寄奴,有十大功劳,当归期,封大将军之职。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写的这首中药诗,通过二十多味中药名,歌颂了人间美好的爱情。
《满庭芳 静夜思》--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褛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南宋的辛弃疾这首中药词《满庭芳 静夜思》是写给妻子的。诗中巧妙地嵌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砂仁、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中药名,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