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服中药恐丧命 盘点9种常见有毒中药
据该患者的主治医生透露,8日当天,因右手指患有甲癣病,患者向其父求助,并通过电话获得其父开出的一份中 药处方。当天下午3时30分,女生按照父亲的嘱托煎服中药,仅喝下三分之一药物后约10分钟便出现了剧烈呕吐、腹泻、眩晕、视物模糊等中毒表现。
哪些中药有毒
原来,在患者父亲开出的中药处方中,包含有30克藜芦,这是正常内服剂量的10倍。据介绍,藜芦生长在山地,可以入药,主治痰涎壅闭、喉痹、癫痫等 病,外服用于疥癣,有催吐作用,在农业上还可以做杀虫剂。中医药典记载藜芦内服常用剂量为0.3克至0.6克,具有降压作用,但降压的同时伴有心率减慢、 呼吸抑制或暂停等毒性作用,因此服用过量的藜芦会导致中毒。
9种常见有毒中药
藜芦: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辛、性寒、有毒。临床上用以治中风痰涌,降血压、杀虫等。
半夏:半夏天南星科植物,药用其块茎。味辛,性温,有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作用。外用生半夏可消疖肿。
蟾酥:蟾酥有效成分为蟾酥毒素,对心脏作用类似洋地黄配糖体,可产生心动过缓和各种传导阻滞。它是蟾酥耳下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其味甘、辛,性温,有毒。功能解毒、消肿、强心、止痛、多入丸、散用。
乌头:为植物乌头之主根,其性味辛、温,有大毒。
天南星有毒
天南星:天南星又名南星、药狗子等。其味苦、性温,有大毒。为温性祛痰、镇痉、镇痛剂,含有皂甘,生服有毒。
巴豆:巴豆亦名巴菽、刚子、老阳子等。其味辛、性温,有毒。是峻泻剂,其主要作用成分存在油中。巴豆油有剧毒,还有很强的腐蚀作用。经炮制后的巴豆霜仍含有少量的巴豆油,临床上用以攻下。
曼陀罗:曼陀罗又名山茄子、大颠茄等?其性味辛、温,有大毒。
番木虌:番木虌又名马钱子,其有毒成分主要是番木虌碱(士的宁)、马钱子碱等,临床上用以提神、治痹症,但必须经炮制,在医师指导下方可内服。
钩吻:钩吻又名断肠草、胡蔓藤等,系马钱科植物,辛、温、有大毒。其全草各部均有剧毒,尤其嫩叶毒性更强。临床上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呃逆上气、喉痹咽塞。
辩证看待中药的毒性,离不开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药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公众不能盲目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另一方面,也不能只记着“是药三分毒”,而忽略了还有“七分效”。科学理性地对待中医药,才能让良药保健康。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