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慧眼”助力金融上云服务提效
银行智能网点、自助机具智能监控、线上身份验真、个人金融反欺诈……人工智能正在更多地应用在金融机构改造其业务、风控流程。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大众眼中以公共安防见长的海康威视已经将多项人工智能应用于金融业。
近日,海康威视AI智能产品体系中的金融专用边缘域设备“慧眼”在杭州“智涌钱塘”2018 AI Cloud生态国际峰会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该产品已在2000多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得到应用。
金融“上云”服务提效
当前,金融行业“上云”提效,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所重视,各类公有云、私有云正在不断涌现,但是云端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
“简单的服务交给机器,复杂的服务交给人。”天安人寿客户服务部总经理陈骏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利用海康威视AI金融云,实现金融业务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区隔客户体验,提升服务效率。当前最成熟的一个应用是人脸识别,对于金融行业来讲,一个非常核心环节是“验真”,也即用户的信息和身份识别,有了AI金融云,这一个环节可以被搬到线上,人脸识别、身份比对、远程音视频业务介绍、全过程录音录像,可以在线上完成,可以大大减轻以往人工手动、凭借经验去查看运营成本。不仅能提升业务效率,风控能力也大幅提升。
他结合人工智能和保险业的应用举例说,以前保险公司都是测算一位保险购买者发生健康意外的几率,但随着AI金融发展,以前的测算环节可以变成预知,通过数据模型能精准预测个体的客户需求,细化到每一个用户的具体健康状况的测算,并进而得出不同的保费方案。
而在浙商银行则将海康威视AI技术应用于银行安防的智能化升级,以及智慧风控中。浙商银行总行安全保卫部技术防范中心总经理吴雪峰向记者举例,浙商银行已经和海康威视合作,将AI应用于智能网点可疑人员排查、自助银行异常数据采集、软件平台消安一体化预警、AI值守自动化等方面,较以往纯人工的视频轮巡预警模式大大提升了处置效率。
AI金融行业应用场景化
深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多维感知技术多年的海康威视如何打通金融AI应用?海康威视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陆红军总结:“海康威视AI技术能利用人、车、物的信息采集,可以实现ATM智能防护、金库入库合规、机具身份核验、网点客户识别等;而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感知,可以做到金库AGV智能调度、个人金融反欺诈、信贷企业监管,以及网点客户轨迹刻画和兴趣分析来实现精准的营销。”
目前来看,海康威视金融AI应用推介了这几项应用场景:在智能网点实时客户识别;通过大数据集成用户消费倾向、理财和贷款行为、兴趣爱好等的分析和客户轨迹刻画,做到精准信息推送、营销实时互动;反“互联网身份欺诈”;业务授权中心实现远程集中授权;金库远程查库;个人金融业务“双录”;非现场合规检查;非现场贷后检查等等。
“区别于其它云服务,海康威视AI落地到了金融行业具体的应用场景。”陆红军告诉记者,以往我们需要去网点或保险公司现场,录音录像,办理业务,并且需要身份认证识别,但是现在我们通过AI金融云新的软件和系统,可以实现业务人员在客户身边办理业务的时候,通过智慧信息的录入、一体化全部完成身份核验以及音视频的采集等,最大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段久惠)
相关阅读
- 中国区优秀投行君鼎奖出炉 北京银行连获三
- 余额宝结束每日“半小时”秒抢 博时、中欧
- 在沪信用卡专营机构贷款余额增长33%
- 佳兆业入驻董事会 ST生化提速发展迎来新时
- 7个亿天价罚单之后,广发银行2017年业绩如何?
- 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在哪里?资本看好六大领
- 重庆农商行一季度净利增逾5%资产负债双双缩
- 江阴银行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
- 交行一季度净利增长近4%,拟发行600亿可转债
- 无锡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均实现12%以
- 杭州银行交出上市后最亮眼成绩单:三大板块变
- 江阴银行苏州分行开业
- 重庆银行一季度净利微增
- 工行三大举措打造智慧银行 谨慎看待人工智
- 险企年报:渤海人寿业绩频现起伏 众诚财险持
- 泸州市商业银行去年净利增逾14% 赴港IPO工
- 余额宝一季度规模增速创同比新低
- 宁波银行董事辞职 原为股东杉杉股份高管
- “中国数字银行·2018西安分论坛”召开
- 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中国码商” 正在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