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煤气核会如何?业内大咖如是说
在4月10日举行的彭博新能源财经能源未来峰会上,来自不同能源公司的高管围绕着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以及化石能源和核能在未来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矿业巨头鲍勃·穆雷为煤炭做了声情并茂的辩护,声称,如果没有煤炭,人们都将“在黑暗中死去”。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金融分析师伊桑·辛德勒对此则持相反意见,称美国的煤炭产业已经处于完全亏损的状态,燃煤电厂关闭只是早晚的事。
英国石油
石油需求2040年达到平台期
英国石油(BP)首席财务官布莱恩·吉尔瓦里(Brian Gilvary)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即使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很多人认为《巴黎协定》达成的共识就是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因此展开了一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竞赛。他们搞错了方向,事实上这场竞赛的主题是减少排放。”吉尔瓦里说,“因此,各种形式的能源都有存在的必要。一直到2040年以前,石油需求都将保持强劲。而且与其说到2040年石油需求将达到峰值,不如说到2040年石油需求将达到一个平台期。BP将继续在世界各地建设石油钻探项目,不过前提是我们将保证减少碳排放。”
穆雷能源公司
煤炭永存
穆雷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勃·穆雷(Bob Murray)预计未来几年,美国的动力煤产量将保持下滑态势,不过他乐观地认为,美国的动力煤产量将稳定在每年6.5亿吨左右(低于10年前的10亿吨以上)。当然,前提是得到美国公用事业公司的支持。
“你必须有一个可靠的、有弹性的电网,只有两种能源能提供这样的电网,那就是核能和煤炭。”
穆雷表示,即便没有公用事业公司的支持,他们也有别的办法。穆雷能源公司计划自己经营燃煤电厂。“如果你能把煤从地下挖出来,你肯定也可以经营好一个燃煤电厂。”穆雷说,“我们可以比电力公司更得心应手地经营燃煤电厂。”
Tellurian
天然气的未来靠中国
过去10年,天然气热潮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液化天然气公司Tellurian首席执行官梅格·温特尔(Meg Gentle)认为,未来天然气需求将会持续增加,而带动天然气需求增加的主要动力来自中国。温特尔估计,中国今年将增加发电能力为12吉瓦的燃气发电厂。去年,北京有很多个家庭从使用燃煤取暖转为使用天然气取暖。每个月,中国的汽车制造商都会生产大约8000辆燃气车来取代燃油车。
“随着中国开展空气治理行动,各个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都将十分强劲。”温特尔说。
彭博新能源财经
燃煤电厂亏损严重
彭博新能源财经美洲区负责人伊桑·辛德勒(Ethan Zindler)表示,每天,美国有大约一半的燃煤发电厂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来自廉价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的竞争以及电力需求趋于平稳。辛德勒说,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燃煤电厂相互之间争个你死我活。
“每天我们都能看到燃煤发电厂死死盯着对方,默默地问,谁会先倒下?这些燃煤电厂的关闭只是早晚的事。”辛德勒说。
美国能源部核能办公室
核能将卷土重来
由于天然气的竞争,核能现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美国能源部核能办公室副主席助理秘书爱德华·麦金尼斯(Edward McGinnis)表示,随着更小、更便宜、更灵活的反应堆的出现,核能将卷土重来。美国在设计和开发新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在未来8年至10年,我们将见证核能产业具有颠覆性的、激动人心的时刻。”麦金尼斯说。
(译自彭博资讯4月11日报道)
相关阅读
- 王玉锁在绿公司年会透露明年8月6日将退休
- 特斯拉已处于破产边缘? 融资需求或达数十亿
- 努尔·白克力纵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 六部委打响发令枪 1.8亿吨钢煤去产能将提速
- 中海油一季度油气收入上涨1成 将瞄准海南岛
- 美专家点赞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
- 油煤气核会如何?业内大咖如是说
- 江苏新能闯关IPO成功 但大客户依赖症等问题
- 国际能源署IEA:去年全球能源需求碳排放双增
- 世界能源展望的四个关键问题以及对中国的启
- 德国薄膜光伏组件商Calyxo GmbH申请破产
- 陕西到2020年能源消费控制在1.39亿吨标准煤
- 戴思攀:中国能源强度未来25年会大大下降
- 电规总院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
- BP首席经济学家:为什么说中国是能源市场竞争
- 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低速增长
- “一带一路”市场年收入保持30亿元
- 资源税征收管理 规程7月1日起施行
- 能源成为区块链最大实务应用,年投资额达 3.2
- BP:全球煤炭消费趋于平稳中国煤炭消费已经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