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结构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
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持续扩容,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正加快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
能源消费向低碳化发展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煤炭的利用大体上是一个粗放的过程。据了解,每完全燃烧1吨标煤的商品煤,大约生成2.64吨二氧化碳,产生约200—300千克灰渣、12—15千克二氧化硫、50—70千克粉尘以及16—20千克氮氧化物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2017年联合发布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非化石能源占比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
能源结构朝多元化转变
从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能源结构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能源发展动力正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
看规模——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累计达17.8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6.5亿千瓦。2017年,全国光伏年发电量首超1000亿千瓦时,天然气产量约1500亿立方米,从世界第十八位上升至第六位。
看质量——供给侧,清洁能源开发正从资源集中地区向负荷集中地区推进,集中与分散发展并举的格局正逐步形成;消费侧,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大幅提升。2017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3.8%和7%,累计上升4.1和2.2个百分点;电能替代量达1000亿千瓦时以上,天然气替代量达300亿立方米。
看效率——利用效率快速提升。“以光伏为例,目前我国常规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9.8%和18.6%,先进技术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1%和19.5%以上,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全球领先。”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消纳难题得以明显缓解
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涉及多重因素,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老大难”。除此之外,消纳难点还包括:尚未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部分省份优先保障本省煤电机组发电,对消纳外来新能源电力积极性不高;市场机制不健全,新能源发电难以发挥边际成本较低的优势等。
可喜的是,消纳难题正明显得到缓解,弃水弃风弃光比率正在下降。国家能源工作会议将“着力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作为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提出推动弃水弃风弃光电量和限电比例逐年下降,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这个问题。“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全国统筹与本地利用相结合、规范电源与优化通道相结合,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国家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到“十三五”末,全国要完成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约1.5亿千瓦,淘汰煤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煤电装机占比降至约55%。
相关阅读
- 王玉锁在绿公司年会透露明年8月6日将退休
- 特斯拉已处于破产边缘? 融资需求或达数十亿
- 努尔·白克力纵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 六部委打响发令枪 1.8亿吨钢煤去产能将提速
- 中海油一季度油气收入上涨1成 将瞄准海南岛
- 美专家点赞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
- 油煤气核会如何?业内大咖如是说
- 江苏新能闯关IPO成功 但大客户依赖症等问题
- 国际能源署IEA:去年全球能源需求碳排放双增
- 世界能源展望的四个关键问题以及对中国的启
- 德国薄膜光伏组件商Calyxo GmbH申请破产
- 陕西到2020年能源消费控制在1.39亿吨标准煤
- 戴思攀:中国能源强度未来25年会大大下降
- 电规总院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7》
- BP首席经济学家:为什么说中国是能源市场竞争
- 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低速增长
- “一带一路”市场年收入保持30亿元
- 资源税征收管理 规程7月1日起施行
- 能源成为区块链最大实务应用,年投资额达 3.2
- BP:全球煤炭消费趋于平稳中国煤炭消费已经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