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出海”要合规 监管加强境外风险防控
保险资金的“走出去”节奏也受到国内监管政策的影响。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编制完成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其中规定加强境外风险防控。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限制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开展境外投资。
从保监会批复的险企境外投资资格来看,2017年以来,保监会仅批复了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具备开展境外投资业务资格。这与2015年保监会共同意6家险企和1家保险资管公司以及2016年两家险企获批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形成明显的反差。
今年5月,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排查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整治的三大重点之一就是,重大股票股权投资、另类及金融产品投资、不动产投资和境外投资等业务领域。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来险资运用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并没有太大变动,仅在境外投资方面新增了深港通试点。
“现阶段有很多险企使用海外融资或内保外贷的方式直接进行境外投资。”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指出,未来这一投资方式可能还会延续。在资产配置种类方面,境外投资的品种较为集中,以股票、股权和不动产为主,且股票大多是内地公司A+H股上市的港股部分。不过,2018年可能不会出现类似2015年、2016年新兴险企以及中小型险企纷纷买入港股的情况。
对于险企未来不动产投资的布局,陆韵婷认为,预计未来险企对于一些发达国家不动产的投资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将不再能配置大量资金投向这一领域。
平安证券缴文超认为,目前险资境外投资规定投资种类涵盖货币市场类、固收类、权益类及不动产,投资余额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同时,保险公司还需要在外汇管理局批准的额度范围内从事投资活动。随着保监会提出要加强境外投资监管,严格控制保险资金对外投资节奏和重点,进一步明确境外投资的资质条件以及境外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和投资运作标准,规范内保外贷、境外发债融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防范个别机构激进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隐患,未来,险资进行海外资产配置的增速可能会受限。
相关阅读
- 养生养老也可全国共享?恒大养生谷会员服务填
- 太平联手保利设投资管理公司 瞄准大健康市
- 监管将通过资本调控鼓励保险扶贫 业界提出
- 友邦中国发布“新五年计划” 创新科技列为
- 银保渠道销售难度加大一家分行犹豫期内退保
- 多家险企偿付能力告急 监管锚定公司治理
- 瑞再联合北大发报告:社会对保险扶贫作用的认
- 胡晓义评税延养老险政策亮点:打破保险、基金
- 国内首个由消费者决定的保险赔偿案诞生
- 阳光产险推出车险手机自助理赔
- 友邦保险发布新五年计划 押宝营销员渠道
- 完善银保机构公司治理须内外部同时加强约束
- 险资一季度布局揭秘:重仓29只标的成长股
- 安达保险:社交攻击在网络安全风险中占比上升
- BATJ保险牌照拼图:阿里最积极 控股3家险企
- 130家中小险企占市场份额不足一成 严监管下
- 二季度银保主打产品调查:“交3保5”产品“吃
- 险企设立预披露未更新 28家尚未获批筹或202
- 保险资管协会调研险企投资管理业务情况
- 银保监会“第一把火”聚焦中小公司治理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