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

基金:资管新规并未直接对股债市构成利空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波

见习记者 詹晨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联合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总体来看,相较于2月份的内审版本,本次征求意见稿框架更为清晰,对于资管业务所涉及的各类要素定义也更为全面、严谨;对资金池、净值化管理的内容相对严于预期;但对于第三方监管、是否允许嵌套结构等问题的表述相对有所缓和,且《指导意见》明确了新老划断及一年半的过渡期安排。

由于整体内容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前期市场情绪已有所消化,所以预计短期不会对市场带来明显影响。

《指导意见》对分级类产品的从严要求,指向二级市场加杠杆行为,体现出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导向。华商基金策略研究员张博炜表示,此次对结构化产品限制的进一步加强,监管意图指向约束投资者对单一非标资产或是标准化股票债券进行杠杆交易,体现出了金融去杠杆,约束金融投机的政策导向。

而对于此前市场关注较大的嵌套及第三方托管要求,此次《指导意见》并没有出现超预期的从严。未来银行将成立银行资管,开展资管业务时将获得平等准入、公平待遇,不必再因为市场准入障碍而设置额外通道。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短期来看,资管新规并未直接对债券市场形成利空,相反对非标资产投资的限制反而将增加债券等标准化资产的配置需求。此外,债券市场经过前期的深度回调,或已经体现了监管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监管态度的明朗短期内可能带来利率的温和回调。

规范资管行业将有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打破刚性兑付,鼓励净值型理财产品,随着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未来权益配置的比例将有所提升;对于杠杆比例加强限制及持股集中度的要求将降低资管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减小市场波动,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成长。

资管新规基本上延续了央行7月份在《金融稳定报告》中的资管监管思路,因而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同时文件明确过渡期到2019年6月30日,新老划断的方式也为市场留出了应对时间。

中国前沿新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前沿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