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做强不良资产主业 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4月12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裁王利华出席第160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并表示,中国华融将持续加大对不良资产主业的资本配置、资源投入和政策保障,努力打造“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
做强不良资产经营主业
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超过1.8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32.5%;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资产总额达934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7%,实现收入总额689.1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53.8%,不良资产主业地位凸显。
与此同时,中国华融加大不良资产包的收购力度,3年累计中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包规模近8800亿元,2017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
“2017年,中国华融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精神要求,充分发挥盘活存量资产、处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独特功能,在资源配置上保证主业优先发展,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司不良资产包业务市场占比保持领先。”王利华表示。
为提高不良资产包收购处置效率、缓解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中国华融采取多元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
2016年,中国华融发起组建华融晋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帮助地方政府化解产能过剩、防范金融风险。华融晋商成立当年,累计收购不良资产包规模近70亿元,占山西省2016全年不良资产成交规模的80%以上。2017年再次完成收购不良资产包超过22亿元,并投入资金23亿元参与亏损国有煤炭企业重组,积极践行“去产能”战略部署。
此外,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不良资产+互联网”新模式、促进存量资产有效配置均是中国华融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特别是在收购重组业务方面,中国华融从过去被动的逆周期收购银行转让的不良资产,转变为主动挖掘市场需求,拓展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华融近几年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规模可谓指不胜偻,在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安全网”、“防火墙”、“稳定器”作用,有力支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做金融体系一支重要力量
二十年前,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专门接收、管理和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二十年来,四家AMC陆续开启市场化转型探索、内部改革不断深化。信达、华融率先完成H股公开上市,东方、长城完成股份制改制,经营业绩均持续向好。
截至2017年6月末,四家AMC资产总规模已突破4万亿元。四家AMC中,仅中国华融一家收购不良资产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中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包规模年均增长超过150%。
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华融净资产1826亿元,比年初增长21.7%;2017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66.0亿元,增长15.1%;全年缴税156亿元,2009年以来累计缴纳税费超过500亿元;母公司重组类资产拨备覆盖率309.5%,拨备比7.0%。
以打造“专业的资产经营管理者,优秀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为定位,中国华融在全国各地设有31家分公司和多家控股子公司,构建综合产品和服务体系,对外提供资产经营管理、银行、证券、信托、租赁、投资、期货、置业等全牌照、多功能的综合金融服务。
王利华表示,中国华融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坚定不移回归本源、做强主业,持续加大对不良资产主业的资本配置、资源投入和政策保障,努力打造“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致力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吴海燕)
相关阅读
- 国泰君安将于5月9日参加上海辖区上市公司集
- 华泰证券推出“涨乐U会员”服务体系
- 中债资信评估调升中铝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为AA
- 瑞银证券:全球光伏需求进入持续增长长期通道
- 周小全:民生证券确立传统经纪业务转型“三步
- 山东金融资产成功发行国内首单地方资产管理
- 国内首单专业化机构托管长租公寓类REITs花
- 东亚前海证券赵凌琦:资管新政对新设合资券商
- 华西证券业绩延续稳健 业务模式悄然变化
- 深圳航空将发行不超过14亿公司债 中信建投
- 国海证券助力贫困县企业新三板股票增发
- 投教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深圳投教联盟携安
- 南方工业资管将发行不超过15亿元公司债
- 国海证券位列“2017年度互联网创新券商”榜
- 中国华融:做强不良资产主业 深化服务实体经
- 深入客户需求 华西证券传统优势固守
- 太平洋证券收到上交所事后审核问询函 涉及
- 新建元邻里中心REITs产品在上交所成功挂牌
- 聚力“交通扶贫” 一创投行助推省级贫困村
- 华泰证券资管发力 首单新经济供应链金融ABS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