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金融“去杠杆”还有下半程
今年政府的GDP目标增速仅为6.5%,目前6.9%的GDP增速已经远超年度目标,为全年经济稳定打下良好基础,经济韧性有保证。加上海外经济体大面积复苏,构成了难得的内部风险释放窗口。上海证券分析师屠骏在报告中指出,重要会议以后金融“去杠杆”会继续展开,金融监管还有下半程。
金融去杠杆还有下半程
银行对于监管节奏和尺度的判断相较于非银机构更加敏感。多数银行认为本轮监管才刚刚开始,四季度还会持续有监管政策出台,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另一方面尽管未来可能会出台更加严厉的监管政策,但是机构普遍认为监管会控制节奏,平衡金融监管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前期讨论的监管规则未来会逐步落地。部分中小银行甚至担心监管节奏会进一步升级。
屠骏团队认为,四季度如果金融去杠杆继续展开,对市场的影响首当其冲的依然是业务回表的流动性冲击。
当前经济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股票市场本身结构,皆具备了进一步体现“韧劲”的基础。同时,当前GDP增速已经远超年度目标,为全年经济稳定打下良好基础,难以滑出决策层的系统性风险底线。因此,重要会议之后,需重视金融“去杠杆”下半程。重要会议前,市场“风险偏好”触顶将是大概率事件,无论大蓝筹还是中小创,四季度超额收益将重回确定性溢价。
四季度周期龙头继续走强
8月份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成为压倒周期板块的最后一根稻草。周期行业整体性调整的帷幕拉开。展望四季度周期板块的表现,龙头股经过调整之后,创新高蕴含的结构机会是否存在?
屠骏团队认为,产能去化尾部和产能扩张重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根本区别。商品价格的暴涨主要来自于供给的收缩,治理污染,关停了很多环保不达标的生产企业,使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这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承受的代价。用PE估值以及认为周期股能够穿越熊牛的言论,从金融投机史上看,大概率构成周期股的顶部,至少是活力下降的转折点。
四季度周期龙头走强的逻辑尚未彻底动摇。原因是:一是经济数据表现出足够的韧性,下半年宏观经济不悲观。需求端韧性叠加供给端在供给侧改革与环保督查的双重压力之下继续收缩,行业的报表修复仍有空间;二是周期板块产业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将会日趋明显,行业龙头的优势地位将越来越凸显,中期看修复的可持续性更强。因此,周期龙头公司,报表修复+估值修复的双重逻辑尚未动摇。
相关阅读
- 国泰君安将于5月9日参加上海辖区上市公司集
- 华泰证券推出“涨乐U会员”服务体系
- 中债资信评估调升中铝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为AA
- 瑞银证券:全球光伏需求进入持续增长长期通道
- 周小全:民生证券确立传统经纪业务转型“三步
- 山东金融资产成功发行国内首单地方资产管理
- 国内首单专业化机构托管长租公寓类REITs花
- 东亚前海证券赵凌琦:资管新政对新设合资券商
- 华西证券业绩延续稳健 业务模式悄然变化
- 深圳航空将发行不超过14亿公司债 中信建投
- 国海证券助力贫困县企业新三板股票增发
- 投教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深圳投教联盟携安
- 南方工业资管将发行不超过15亿元公司债
- 国海证券位列“2017年度互联网创新券商”榜
- 中国华融:做强不良资产主业 深化服务实体经
- 深入客户需求 华西证券传统优势固守
- 太平洋证券收到上交所事后审核问询函 涉及
- 新建元邻里中心REITs产品在上交所成功挂牌
- 聚力“交通扶贫” 一创投行助推省级贫困村
- 华泰证券资管发力 首单新经济供应链金融ABS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