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

港股定价权之争再起,如何坐收渔利?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波

下半年,港股将成为股票基金新热点

截至7月7日,a股表现平平,上证指数仅上涨3.68%,深证指数只有3.8%的涨幅,创业板更是倒跌了6.45%。对比之下,恒生指数15.28%的涨幅显得非常显眼。上半年沪港深新基金的收益率更是高达20%以上而获得资金追捧。随着下半年越来越多的基金进军港股市场,中外定价权之争又被摆上台面。

2017下半场,等待创业板发力

2017年以来香港市场的主板市盈率逐渐提高,创下了2011年来新高,风险也相应变大。相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则较前两年大幅缩水。加上6月份香港细价股的股灾后,该离场的资金也都走了,一些质地优良,估值吸引的创业板将在下半年发力。例如笔者近两个月不停有提及的树熊金融8226。

走在卖壳路上的潜力股

以5月8日开始计算,至今差不多个月时间,树熊金融的股价股如其名,像只树熊般逐格攀升。在两个月期间,曾升至近52周新高的0.37元,较5月8日的0.13元,有180%的增长。

要解构树熊金融今轮的升幅,应该要从2016年7月开始讲起。股份当时宣布,将会斥资5,500万元,收购树熊证券80%的股权。今次的交易,可以说是树熊金融进军证券业的第一步,要知道近年很多香港证券股,最终都走上卖壳之路,所以这一点来看,笔者相信对树熊金融的估值有一定作用。

收购树熊证券后,股份开始一系列的重组及易手之路,包括于2016年12月宣布进行的供股。集团当时宣布,将会以2供1的比例,进行一次公开发售,籍此发行不多于9.9亿股。供股价为每股0.14元,按此计算目标筹集约1.147亿元。

今次集资所得,主要将会用于收购树熊证券之上,其余则分别用于发展放债业务,以及用作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

公开发售的结果,于2017年2月公布结果,由于当时大市投资气氛仍然不算热烈,所以今次供股反应不算热烈。计及所有额外申请,一共有3.89亿股供股股份获得认购,占所有供股股份的47.5%。换言之,余下占扩大后股本的17.5%的4.3亿股,将会落入包销商手中,由此可以推论,股份由当时起,已经变得货源极度归边。

在今次供股后,本名为中昱科技的树熊金融,亦都正式易名为树熊金融,亦都开始陆续有董事会成员离任。由这个角度来看,笔者相信,股份的易手已经进入尾声,股价亦都随之而炒起。

除了树熊金融之外,其实现时港股上,亦都有很多细价股的财技及走势相当值得投资者留意,特别是一些盈喜细价股,很多本身都属于估值大幅落后的股票。(文/沈振盈,作者系资深股评人,讯汇证券行政总裁,现为有线电视《窝轮攻略》专家主持)(CIS)

中国前沿新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前沿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